撰稿: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董事 陳俊哲
二十四節氣之一,六月六日前後,此時黃河流域的稻子結實成種,並吐出細芒,這是即將收穫的季節。而台灣俗諺:芒種雨,五月無乾塗、六月火燒埔。此時的台灣進入梅雨季節,所以沒有乾燥的泥土,這在以前看天吃飯的田園,梅雨是最引頸期盼的,點點滴滴下一整天的小雨,緩慢的溫潤大地,是可預計收成的季節。
朴子配天宮是台灣眾多不孕者的期盼,每天絡繹不絕的來祈求紅白花,也如期待梅雨的降臨,希望結穗之後的芒種。確實配天宮每年來祈求有一兩萬朵花,每天都有青年男女來求花,也有帶著小嬰兒來還願,也有固定每年回來的小契子,是源源不斷的小小信徒。
配天宮在台灣有多項第一,值得我們來介紹,讓大家認識其中的藝術精華與神奇傳說。
以下是幾項台灣第一:數量第一的求子燈花:紅花白花。位置:廟內。時間:農曆七月之外的每日都可求。最多一年兩萬,近年來都有一萬以上。位階第一的皇家燈花:御賜燈花。位置:廟內。時間:新年期間。元宵燈花是有府、縣、皇宮等等不同等級,皇宮等級的亂用會被砍頭的,當時廟內還有道光皇帝賞賜的大燈花花燈。
台灣唯一的御賜金杯:取材皇宮樹中之王的梧桐樹。位置:廟內。
書法石雕第一:鄭成功祝壽碑。位置:廟內。草書力道如河流有深淺有轉彎有凹岸凸岸的表現。永遠固定的廟:因為鎮殿媽原樹雕刻,永遠也從來沒有移動過。位置:廟內。所以鎮殿媽稱作不動天后。
1、 紅花白花御賜燈花與王得祿
王得祿將軍在清代是台籍位階最高的,39歲即出任浙江提督加太保銜,太保地名由將軍祖居地而來。戰功彪炳的王將軍贈匾配天宮以及眾多禮器,這些都已經成為配天宮重要文物。
但是重要的無形資產是御賜燈花,起因養育王得祿長大的伯母被皇帝邀請到皇宮看花燈,因為旅途遙遠無法每年到訪,所以皇帝賜給她可以在家舉辦皇家等級的花燈。後來她怕御賜燈花無法萬年久遠的舉行,就把這項權利轉移給配天宮。(燈花是燈籠外面貼上各種造型的剪紙,由內透光來顯示精美,花燈是各式造型由外打燈,燈花等級比花燈高很多。)
林球手抄本配天宮大歷史,其中寫到「王大人敬獻由北京買回來正青斗石大石獅一對、大鐘鼓一對,道光皇帝賜北京皇帝殿內同樣大美麗大花燈。」所以朴子配天宮的元宵節燈花就有別於其他,是慎重的邀請名師製作,直到戰後初期還是以蓪草莖橫劈成紙,修剪染色黏著成花,佈置在廟內尤其大殿前的台階。製作兩座樸樹枝幹的拱門花,新年走春民眾皆以穿過花門為被媽祖庇佑為福氣。又因為出嫁未孕的女兒回娘家,也會來求花得子,所以延續的習俗因有求必應引起全台轟動。
祈求方式:先燃香默禱,報上善男信女雙方姓名地址,心中默想擇一祈求紅花或是白花。等待一小段時間後搏杯,須有連續三個聖杯【陰陽相反】就是媽祖同意,然後工作人員取花,再過正殿金爐爐火三圈。牡丹要放在夫妻的房內,用花瓶插好,也不可以讓小孩亂玩,有灰塵就用溼抹布擦拭。有喜之後就要再回廟裡上香報告,媽祖會庇佑母子均安。如半年後未受孕,可以再來上香報告。
在小孩滿月時可用油飯和麻油雞酒回來還願,報告事情圓滿達成,再把牡丹花移到家中神明位旁,如家中沒有供奉神明,可以將牡丹繳回媽祖廟。也可以等到十六歲小孩成人了再繳回,因為媽祖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再來自己靠自己了。朴子街上還有人持續恭奉祈求的燈花五十年以上。
每年大年初三,廟方會舉行回娘家的儀式,數以千計的小孩聚集廟埕,相當相當的壯觀。而過年期間是祈求【求子燈花】的最高潮,每天絡繹不絕的夫妻前來,而回來還願報告成功者則是每天都有。媽祖供桌上經常有麻油雞酒或是蛋糕,這不只是神威顯赫,更是身為女性的媽祖,感同身受溫柔的慈悲心腸。
附圖:配天宮寶貝回娘家,錄自配天宮官網。
2、 龍堵鄭成功書法石雕
朴子有鄭成功二十八位結拜兄弟的第八位「許媽」,駐守猴樹港的朴子,建立軍港並在荷包嶼湖內海訓練水師士兵,再後送安平與荷軍作戰。所以配天宮在1905年整修時,在山川殿的龍堵躬錄鄭成功書法,那就其來有自了。而且這幅書法石雕,以雕刻的深淺不同來表達墨色濃淡,這是草書速度感的韻律表現。而且轉彎的弧度符合地科的凹岸凸岸,是一個轉彎也有著深淺的不同,一側較深,一側淺平如沙灘。所以下陷的陰刻,竟然可以如陽刻的浮現,是有陰影感的自然浮起。
這在書法石雕上,尤其百年石雕,在台灣藝術史上是首屈一指的。尤其在116年前的當時,成熟技藝的資深石雕匠師,應該不識字的狀況下,而能夠達到如此高的藝術價值,是難以想像。國姓爺鄭成功的書法內容是祝壽祝賀之意,以下是清代與日治與此相關的文獻記載。
成功之詩,世不多傳,本藩藏其所自書詩曰:「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其詩不書題,蓋似賀本邦人詩,書法亦飄逸可愛。觀此二首,亦可以知其既大略)。書目資料:川口長孺。臺灣鄭氏紀事(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828)
有王遺像及「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二十字中堂一幅,係王遺筆。書目資料:臺灣旅行記(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15)又有鄭延平郡王親筆所書之條幅,其書曰:『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閱畢,同人列隊殿外,與總督府特派員栗田確君、臺南廳所派之招待員增永石川兩君及明服明冠之本社主持共撮一影而散。
書目資料:臺灣旅行記(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15)
3、師兄弟對作與日本人扛廟角
配天宮大木是對場作,就是以中央軸線分作兩邊,邀請不同師父群各自發揮。但是不能南轅北轍,所以朴子邀請當時台灣最知名的兩師兄弟,陳應彬與郭塔。師出同門,手路略同之下做競合,而能對場作的當然要付出相當預算。所以風格類似,但是細部精微不同,與一般廟宇的絕對對稱有很大的不同。
前殿稱三川殿,殿前走廊稱檐廊,也稱步口。步口處於最前端,所以可說精銳盡出。龍柱的前上方裝飾物,下方稱作垂花,上方稱作豎材。兩邊各異,尤其右邊豎材是西洋高帽,並有佩劍。而兩邊垂花也明顯不同,一邊結子,一邊吐蕊。垂花又稱倒吊花籃,或是倒吊蓮花,是木結構建築的奢華作品。垂花在前殿屋簷下,最突出的明顯處。
而三川殿的廟角尖尖帶殺氣,風俗上忌諱這樣的事情,誰家被對到誰倒楣。所以都會由我們最討厭的人去扛著做苦工,一般是象徵荷蘭人的憨番,胸口長毛的赤膊上身。配天宮的廟角由小鬍子的日本人、一邊是外國人去頂著。著西服的日本人還痛苦的面容扭曲,肯定是戰後不喜歡日本人做的,不然日治的內地人長官,經常出入廟內,不可能沒看到這尊交趾。
其實配天宮應該大大的感謝日本人,日本時代朴子的都市計畫,原本是要拆除配天宮,然後火車站、驛前路(光復路)就可以直通內厝的朴子大橋。但是街長藤黑左衛門反對,並以較東石郡役所郡守資深而獲勝的保留下來,況且廟裡留下日本人致贈的案桌等等文物不少,所以關係還不錯是可以證明的。
4、不動天后鎮殿媽與四季蘭
康熙年間,猴樹港(朴子最早之名)居民風聞林馬背負媽祖蒞臨,所以備禮焚香禱祝。當林馬欲恭請媽祖啟程,但金身如千斤之重難以扶起,遂取附近兩片蛤蜊殼為筊,請示媽祖神意。得到指示欲在此濟世,林馬雖不捨但仍遵從,就先與居民合力搭建簡易草寮安置,額為樸樹宮。
後來香火愈加鼎盛,神意指示以廟旁百年樸樹直接雕刻鎮殿金身,並以泥塑精緻細部,故以此為核心起造恢弘神殿。從此神威顯赫、萬民是賴,居民藉此安居樂業,從附者眾。街市愈加發達,冠於整個平原,乃以樸仔腳為街名。因為鎮殿金身樹幹樹根仍在,有別於其他廟宇的鎮殿神尊,因為無法移動才暱稱是「不動天后」。
配天宮開基媽源自湄洲祖廟三媽,所以林馬家鄉的半月,其居民至今仍稱「開基媽」為「三姑婆」。而為什麼媽祖還分大媽二媽三媽,是有任務編組,大媽都是守在廟中,不能讓信眾請出去辦事情。二媽會在婚禮時請去觀禮祝福,所以是現成不費力的工作,所以暱稱「吃便」。三媽因為常請出處理事情,有時會武力相向,才會說是「三媽相戰」
現在廟埕前面的左右,栽種兩顆巨大的老樸樹,以紀念鎮殿媽與朴子由來。而在《老子》一書也找到古老傳說。三十三章: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二十八章: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樸為大木、為質純、為自然,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大正九年(1920),配天宮組織湄洲進香團,湄洲請回來四季蘭一株,種植於後殿院落中。因為根系與鎮殿媽相接,靈氣相通,所以以身體病痛部位摩蹭樹身,居然多有治病功效。但是因為磨蹭太多被搖死了,現在新種之中的保護隔離,不過可以到服務處拿樹葉泡茶。
配天宮四季蘭是廟內唯一讓人可以親近接觸,而帶有神性的靈驗神蹟,可以間接的得到鎮殿媽神力。因此當逐漸枯萎、挽救、再次種植時,都受到信眾的關心。而功德圓滿的四季蘭,經過陰乾,透過雕刻成為媽祖的分身,號為四季蘭媽。但是大家都知道「四季蘭」,但是學名大多不甚了了,其實是常見的「樹蘭」,又稱「米花」。廟外紅白花底下就栽種很多,因為太常見作為低矮綠籬的樹蘭,所以難以辨認高聳挺拔的四季蘭。稱之「米花」是花朵像小米,餵養小鳥的就是黃色小米,養過小鳥的應該知道,不然也應該喝過小米粥吧。香味清幽如蘭花,一年開花數次,幾近整年。所以樹蘭四季皆開花,在朴子稱之四季蘭。樹蘭:高者丈餘。有五葉、七葉二種:五葉者年止再開;七葉者葉稍細而香幽,年三、四開花,累累如黍米。王敬美「閩部疏」:『樹蘭,木本;賽蘭,蔓生』。其香皆與蘭埒。「諸羅縣志」
5、安境四方的山軍尊神
山軍尊神:虎為山君,故配天宮虎爺號為山軍,君與軍同音也。配天宮虎爺為正神,恭奉於神案上,且披龍袍,尊稱為「山軍尊神」。山軍尊神必書此四字於座下,乃固有特徵。通常虎爺是土地公的腳力,所以每間廟宇因為奉祀土地公而都有虎爺公,另外保生大帝、財神趙光明、城隍爺也都有虎爺的部下。財神趙光明的虎爺就以黑紋著稱的黑虎。而因為各地虎爺功勳不同,有不同的賜封,如配天宮虎爺是山軍尊神、北港朝天宮是下壇元帥(供奉神案下),這都要領旨才能擴增權力的恭奉桌上。供奉虎爺神案之上,這在早期是少見的,常見的是而以部眾、腳力為職務的虎爺是奉祀的桌下的。
配天宮媽祖正殿駕前的虎爺公,是天地人三虎,一位看天、一位看地、一位看人,眼神有不同視角。坐上神案不在桌下,這是已經是正神,不只是土地公腳力,有建立功勞,賞賜龍袍,而且不用祭拜雞蛋。其實神明不吃牲禮,牲禮是部眾才需要的,一般就是講神明最清的,不需血食。
山軍尊神戰績輝煌,歷史悠久,神像的書面記載是道光12年,西元1832年是有189年歷史了。除了封為正神,更是少見的虎爺誕辰繞境。而且在清朝與日治時期,繞境時程是三週之久,從農曆五月中旬到六月六日。每夜分頂下街有藝閣與落地掃的遊行,官方每每以浪費金錢來勸阻,但是越辦越盛大,因為是頂街下街的拼場,兩邊頭人是金鼠與膨鼠。
傳說朴子鼠疫的消滅與虎爺有關,所以得到民眾愛戴,另外後來三週繞境減為分赴進駐各庄境角頭廟,每地一日。某次某地瘟疫盛行,虎爺蒞臨指示以其前腳刮作藥引,治癒並消滅瘟疫。所以當地居民感戴其德,欲留虎爺以致我方廟祝無法請虎爺回朴子。不料廟祝回到廟中,赫然發現虎爺與神轎已安坐妥當,故虎爺又有飛虎將軍之稱。
又在清朝某年,虎爺被請去問事,但是接近虎爺誕辰未見請回,讓大家擔心不已。某天開廟門竟然發現四人大輦躺在地上,虎爺赫然其上。原來是昨晚在麻豆起駕問事,虎爺要回來過生日,就駕起大輦,飛奔一夜。這也是飛虎將軍的故事之一。
在朴子的信仰核心中,媽祖是慈悲的,千順將軍與虎爺是威猛的。如此有著剛柔並濟、內圓外方的啟示,是仁慈與勇氣兼具。這樣深層刻畫的基因,彷如空氣般的充盈,是視而不見,但又時時提點,所以可於此來認識朴子人----勇氣與仁慈。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