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芒種|梅雨降臨的求子廟
撰稿: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董事 陳俊哲 二十四節氣之一,六月六日前後,此時黃河流域的稻子結實成種,並吐出細芒,這是即將收穫的季節。而台灣俗諺:芒種雨,五月無乾塗、六月火燒埔。此時的台灣進入梅雨季節,所以沒有乾燥的泥土,這在以前看天吃飯的田園,梅雨是最引頸期盼的,點點滴滴下一整天...
藝點 嘉
Jun 19, 20219 min read
295 views
0 comments


秋分|朴子分享的藝術
撰稿: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董事 陳俊哲 春分秋分日夜對半分 季節的運轉,冷熱的變換,到了春分秋冷與熱是均等的,是舒服的季節,也是分享的季節。 藝術是心靈的探討,探索其間是孤獨的,攀爬而上是寂寞的,為的是獨坐頂峰的空闊。但是朴子歷代藝術家,在追尋的過程,或是成名之後,都將所學的...
藝點 嘉
Jun 19, 202110 min read
380 views
0 comments


端午 | 愛在熾熱的台灣意識
撰稿: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董事 陳俊哲 端午是五月仲夏的第一個午日,所以端午節的台語稱之「午日節」,不要誤會是「五日節」。因為夏天多瘟疫,所以夏天開始的端午,這一天以送瘟神來警惕要小心瘟疫。所以台灣有小孩配戴香包的傳統,尤注重於兒童的衛生防疫,在新婚端午之前未孕,就要分送香包...
藝點 嘉
Jun 19, 20218 min read
22 views
0 comments


驚蟄|朴子的起源與特色
撰稿: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董事 陳俊哲 蛾 蠶:驚蟄始生。清、苗栗縣志。 臺地每於未驚蟄前聞雷,必陰雨連綿至四十九日;俗名曰「四十九日烏」。如四十九日內復鳴雷,便重陰四十九日;謂之「重烏」。驗之歷歷,童嫗皆知。 引自:淡水廳志、澎湖廳志。...
藝點 嘉
Jun 19, 20219 min read
256 views
0 comments

立春|水道頭與朴子開始的故事
撰稿:動物好朋友店長 蘇穎成 古人將一年分為24節氣,立春為所有節氣之首,又稱「打春」、「咬春」,或稱「報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代表著春天的來臨。 《農民曆》記載:斗指東北維立春,時春氣始至,四時之卒始,故名立春也。 意思是說立春之日,晚上七點時仰望星空,可見北斗七星的斗柄...
藝點 嘉
Jun 19, 20214 min read
148 views
0 comments


玩樂嘉義朴子 | 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周邊美食輕旅行一日遊
撰稿:nice拔拔旅遊趣 記憶是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似曾相識的感覺總會在那舊地重遊一一浮現,有些地方曾經去過或者有些已經消失,但在旅遊當下,你會覺得並不重要,而是記憶會一直那時最美的時刻,讓生活更加愉悅。...
藝點 嘉
May 25, 20214 min read
402 views
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